代表建议在农村集中供热,出发点很好实现难度大
文| 唐凯兰
在今年的河北省两会上,省人大代表杨辉素提交了在农村实行集中供热的建议。杨辉素建议将部分有条件的村庄,纳入城镇集中供暖系统。她还建议增加农村清洁能源生产和消费的补贴。
杨代表的建议有比较强烈的问题意识。每到冬天,农村取暖问题都是一个焦点话题。在治理雾霾的前些年,谈论的重点是如何让农村取暖告别用煤的状态。在华北平原等地区实行煤改气、煤改电之后,讨论的重点转向如何让农民负担得起取暖成本。
资料图
根据杨辉素的调查,如果靠天然气取暖,100平米房间保证室温18度,每月要花费1800-2800元,整个冬季按三个月算需要7500-11000元。用电取暖的电费略微低点,但也差不了太多。
因为取暖成本太高,很多村民对价格特别敏感,基本上用不起。
在这种现实情况下,集中供热是为数不多的可行方案。但问题在于,集中供热是城镇化的概念,不太适合散居的农村家庭,一旦推行,就会出现许多具体的技术问题。
一个是向农村集中供热的设备管线成本投入大,没有补贴是很难让村庄纳入城镇供热系统的。而且,即使管网延伸到村庄,因为传输距离长,到达村民家里时热效率就会明显降低,而且很多农村住宅都是独栋建筑,没有保温措施,大大地影响供暖效果,村民到时候不会满意,就很尴尬。
对于供热企业来说,只要财力到位,确实可以铺管道到村庄,也可以加热加压,但这种明显带着政策导向的供热模式,一旦财政补贴撤退,就会难以为继。
根据一些政策研究报告,河北省对煤改气进行了三年省级运行补贴,期限一到,第一年补贴退坡50%,第二年退坡至25%,第三年不再补助。可见从大的政策层面,对村庄集中供热的补贴前景无法作持续预期,供暖企业当然更是心知肚明,可以想见企业的态度。
杨辉素代表当然是清楚这些面上情况,她建议的重点主要还是督促“条件许可”的部分村庄,不要被遗漏,要主动将它们纳入城镇化供热。
展开全文
资料图
的确,一些人口密集的农村地区,类似于一个小型城市,采用集中供暖是一个比较好的方式。此外,杨代表还建议推行更多的供热能量来源,为村庄寻求多样化集中供热的解决方案。这个方案可以延伸到热电厂的热能利用上,也希望覆盖到太阳能、生物能的供热方式。
这一提议人们不陌生,推动农村清洁取暖,是近些年各地政府的重要课题。具体而言,如果该地区有丰富的太阳能,可利用农房屋顶、院落空地发展太阳能供热。在地热资源丰富、面积较大的乡镇,可开展地热能集中供暖。但这些目前大都停留在设想阶段,一旦付诸实践,首先面临的就是改造成本难题。
因此,很多人一听到“农村集中供暖”,就觉得不切实际,担心农民要承担过高的取暖费用,不如烧煤、烧柴来得实惠。
这种担忧有一定的道理,但通过技术的进步,让农民用上便宜的热能,提高生活质量,是一个值得努力的方向。不管是呼吁加大政策补贴,还是用多样化的热源来破解供热成本居高不下的弊端,虽然会有很多挑战,但在代表建议的承办压力下,也可能催生一些有价值的创意与供热方式,打破农村集中供热的僵局。
评论